特色诊疗
特色诊疗
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诊疗

内科特色诊疗

时间:2015-07-31 14:29  来源:  发布人:admin  点击: 

  1、优势病种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是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脾胃素虚、外邪犯胃等因素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司,不通则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经过多年的临床统计分析,发现胃脘痛以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等证型多见。表现为虚实夹杂证,以“寒凝”、“阴虚”、“气滞”、“热郁”为主要病机特点。其治疗原则当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祛邪扶正并举。我科配合中药热庵包敷中脘、上脘,每日1-2次,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显著。

  中风病(脑梗死)

  中风病是由内伤积损、情志过极、饮食不洁、体肥痰盛引起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导致脑脉痹阻。以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为主症。常伴有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我科运用“清热平肝,潜阳息风”、“息风化痰通络”、“滋阴息风”、“益气活血”等治法,分证论治。同时采用针灸、耳穴贴压法、推拿、中药熏洗等中医特色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消渴病(2型糖尿病)

  消渴病是由先天肾虚、素体不强、饮食失节、七情失调、劳逸失调等因素而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以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治疗原则当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主,我科配合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针灸、耳穴压豆等中药特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痹症是由消渴病久治不愈,久病入络而至痰瘀痹阻、筋脉不通。以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症。伴四肢远端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瘀血、痰浊贯穿该病始终。我科运用“补气活血、化瘀通痹”、“化痰活血、宣痹通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等治法,分证论治。同时采用中药熏洗、针灸治疗 、耳穴压豆治疗 、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中医特色疗法

  中药热奄包法

  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风湿、关节疼痛、扭挫伤、颈、腰椎病、各种痛症。

  禁忌症:热证、皮肤过敏性疾病、疮疡破溃、急性扭挫伤初期不宜使用。

  熏洗疗法

  首先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气熏蒸患处,待温度适宜后以药液淋洗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药液的淋洗又能使疮口洁净,祛除毒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

  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麻木等症状。

  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

  4、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

  适应症:

  多用于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痛、阴痒带下、肛门疾患等。

  禁忌症:

  1、妇女月经期、妊娠期。

  2、肛门伤口出血者。

  3、婴幼儿、老年人慎用。

  4、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p#副标题#e#

  拔火罐

  拔火罐是用罐状器具、借助热力、排出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达到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去腐的目的。

  适应症:

  ①风寒型肩背痛,腰腿痛,肢体麻木,外感风寒头痛,欧股,泄泻,寒咳哮喘,疮疡初期。

  ②刺血拔罐适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顽藓、毒蛇咬伤等。

  禁忌症:

  高热抽搐,出血性疾病,皮肤过敏和疮疡,水肿和大血管处,妇女月经期,孕妇腰骶部不宜拔罐。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人视情况慎用。

  艾灸

  艾灸是借助艾绒燃烧之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慢性虚弱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湿温疼痛、肢体麻木、呕吐、腹痛、泄泻、脱肛、阴挺、阳痿、遗尿、寒厥等。

  禁忌症: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一种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和活化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体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最终实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适应症:扭伤,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 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

版权所有 巧家县中医医院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花桥社区大沙坝5号 办公室电话:0870-7125601 邮箱:qjzyy@126.com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巧家县中医医院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10629号

滇公网安备 53062202000118号